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目录
2016年38卷4期目录
2016, 38(4): .
摘要:
2016年38卷4期封面
2016, 38(4): .
摘要:
2016年第4期整期打包下载
2016, 38(4): .
摘要:
南海生物泵
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孙军, 李晓倩, 陈建芳, 郭术津
2016, 38(4): 1-2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1
摘要: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降和海雪沉降以及碳酸盐反向泵过程。同时,本文对南海生物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服务于中国海碳循环。
南海北部冬、夏季海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征
郝锵, 刘诚刚, 乐凤凤, 彭欣, 曾祥茜, 蔡昱明
2016, 38(4): 22-3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2
摘要: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冬、夏季航次的现场观测,研究了海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征(P-E曲线)。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浮游植物P-E曲线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季,P-E曲线呈现高PmB、高α、高β的特征,这表明冬季浮游植物在低光照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增加迅速,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但容易受到光抑制。与冬季相反,夏季P-E曲线呈现低PmB、低α、低β的特征,浮游植物受光抑制影响小,但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低于冬季。水温和粒级结构等指标与P-E参数存在显著相关,这意味着环境和群落的季节变化可能对光合作用特性有一定影响。通过P-E参数模拟得到真光层内光合作用速率,模拟值与现场结果之间呈明显的线性相关但存在高估。此研究有助于认识南海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并为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提供依据。
夏季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群落
李灼, 孙军, 刘海娇, 薛冰, 张翠霞, 张锐
2016, 38(4): 31-4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3
摘要:
根据2014年8月至9月于珠江口至南海中部断面(18°00'~22°00'N,114°00'~116°00'E)的南海北部海域进行采样调查,并进行了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分析。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142种,隶属于2门44属,其中砂壳纤毛虫28属78种,占所有发现物种数的54.93%;寡毛类纤毛虫14属59种,占所有发现物种数的41.55%。优势类群为:拟卡金斯急游虫(Strombidium paracalkinsi)、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维尔伯特急游虫(Strombidium wilberti)和无节幼体(nauplii)。调查区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介于11.43~959.35 ind/L之间,平均值为264.99 ind/L。微型浮游动物垂直分布总体特点是密集区位于50 m水层,50 m水层之下丰度逐渐减少。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高值区位于J5-I1站位之间。断面的香农-威纳指数范围在0.92~4.18之间,平均值为2.77;均匀度指数在0.63~1之间,平均值为0.87。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连续追踪站位的调查发现,上层水体微型浮游动物群落丰度随着时间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层水体相对较平缓。微型浮游动物昼夜的垂直丰度变化与叶绿素浓度昼夜变化大致相符。
2010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马威, 孙军, 薛冰, 戴民汉, 胡建宇
2016, 38(4): 43-5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4
摘要:
2010年10月26日-11月24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70属204种(包括未定种12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其物种数为146种,其细胞丰度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93.17%;甲藻次之,其物种数为51种,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0.63%;金藻门3属4种及蓝藻门2属3种;蓝藻门中以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06×103~107.50×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5.00×103 cells/L。海南岛东北部和粤东近岸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垂直分布上,表层和25 m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舟形藻(Navicula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olterforth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调查区表层和5 m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4和2.83,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3和0.77;两种指数在表层和5 m层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环境分析表明除硅酸盐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性的相关性,主要受到氮元素及磷酸盐的共同限制作用。
2014年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薛冰, 孙军, 李婷婷
2016, 38(4): 54-6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5
摘要:
2014年8月20日-9月6日对南海北部(18°~22°N,114°~116°E)的11个站位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其中2个站位为时间连续站。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68属229种(包括变种、变型及未定种),其中硅藻门43属147种,甲藻门20属75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16.318×103 cells/L,硅藻的平均细胞丰度为14.653×103 cells/L,占总丰度的89.80%,硅藻的分布决定了浮游植物的分布。近岸冲淡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因此近岸海域的细胞丰度高于大洋海域,垂直分布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本次调查的优势种为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 sp.)、短孢角毛藻(Chaetoceros brevi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以及海洋角毛藻(Chaetoceros pelagicus),各优势种的分布趋势相似,呈现出近岸高于外海的趋势。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37和0.56。浮游植物昼夜垂直变化明显。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主要受总氮盐、硅酸盐、微型浮游动物与盐度的影响。根据细胞丰度进行的站位的聚类分析显示浮游植物群落明显可划分为近岸群聚与大洋群聚。
夏季南海西部中尺度物理过程对营养盐和叶绿素a分布特征的影响
冷晓云, 杨阳, 孙军, 张桂成, 徐文喆, 冯媛媛, 郭术津, 陈建芳, 王东晓
2016, 38(4): 66-7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6
摘要:
通过对2014年8月31日-9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西部综合航次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在中南半岛沿岸海域存在具有低温高盐的冷涡和位于其东南部海域具有高温低盐的暖涡。相对于暖涡和其他海域,冷涡水团含有更高的营养盐,并在50 m、75 m和100 m层增加明显,DIP分别高0.21 μmol/L、0.39 μmol/L和0.23 μmol/L,DIN分别高4.94 μmol/L、7.56 μmol/L和3.76 μmol/L,DSi分别高2.55 μmol/L、5.25 μmol/L和3.46 μmol/L,说明冷涡对提高初级生产力具有明显的营养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叶绿素a最大值均出现在50 m层,其中以海南岛近岸海域最大,冷涡在25 m层提高初级生产力明显,主要是受营养盐影响显著;而在75 m、100 m层可能受到冷涡带来的低温环境而导致叶绿素a含量不高。
2013年夏季琼东海域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周日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陈法锦, 曾珍, 孟亚飞, 朱庆梅, 谢玲玲, 张书文, 陈清香, 陈建芳
2016, 38(4): 76-8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7
摘要:
基于2013年8月琼东海域两个连续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近岸站位和陆架站位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垂直分布上,近岸站位S1与陆架站位S2的温跃层减弱了营养盐的向上输运;在时间变化上,S1站底层硅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具有半日波动的特点,而S2站的营养盐则不具有周日波动的现象,这说明近岸站位的营养盐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更显著。S1站的叶绿素a分层不明显,夜间的低值可能体现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S2站位的叶绿素a分层明显,夜间没体现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总体上,琼东海域近岸站位S1和陆架区站位S2叶绿素a和营养盐周日波动都受到温跃层、潮汐、生物作用和光照的影响,但S1站受潮汐作用影响更显著,且S1站叶绿素a浓度还受到浮游动物摄食作用影响。由于叶绿素a和营养盐受到多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使得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冬夏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
丁昌玲, 孙军, 薛冰
2016, 38(4): 84-9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8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冬季东北季风期(2006年11月27日-12月16日)及夏季西南季风期(2007年8月11日-9月16日)南海西部越南沿岸区域(10°~17°N,108°~115°E)的网采浮游植物样品,探讨了冬夏两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的物种、丰度及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固氮蓝藻丰度与分布的环境因素。冬夏两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主要有束毛藻(Trichodesmium)和胞内植生藻(Richelia intracellularis),束毛藻物种包括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ltii)、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以及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其中铁氏束毛藻为优势种,胞内植生藻主要与根管藻(Rhizosolenia sp.)共生。冬季时束毛藻藻丝体平均丰度为0.194×104 filaments/L,束毛藻细胞平均丰度为0.172×106 cells/L,胞内植生藻细胞平均丰度为0.255×104 cells/L,与笔尖形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共生的胞内植生藻居多;蓝藻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北部。夏季时束毛藻藻丝体平均丰度为2.995×104 filaments/L,束毛藻细胞平均丰度为6.007×106 cells/L,胞内植生藻细胞平均丰度为2.198×104 cells/L,与笔尖根管藻共生的胞内植生藻占优势。夏季时固氮蓝藻丰度高于冬季,胞内植生藻宿主更为多样化。本研究中温度及冷窝对蓝藻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而盐度单独对蓝藻分布的影响不大,与温度结合时表现出一定的限制作用。
综述
中国陆地与海岛植被分类研究综述与展望
蔡燕红, 宋振亚, 李亚蔚, 魏永杰, 秦渭华, 齐平, 李晓明
2016, 38(4): 95-10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09
摘要:
为了对海岛植被进行分类,确定海岛植被型,本文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中国陆地植被分类和区划的研究历程,在分析植被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东海浙闽海岛(平潭岛以北)所在海域为例,提出探索海岛植被分类与气候控制因子关系、进而研究海岛植被型及其空间分布的思路与方法;其次,依据陆地植被分类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了东海浙闽海岛的可能植被型,认为海岛植被型n应在陆地植被型范畴内,其数量是陆地植被型m中的若干(n/m);最后,由于海岛所处海域的气候与毗邻陆地不同,因此对海洋气候的控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尝试通过控制因子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进而推演海岛植被型及分布,同时结合植被调查经验和方法进行验证的海岛植被分类方法。
论文
我国氨氮海水质量基准的探讨
郑磊, 张娟, 闫振广, 刘征涛
2016, 38(4): 109-11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10
摘要:
我国现行的氨氮海水质量标准参照国外基准与标准制定,未考虑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中国海洋物种,科学性欠缺。对我国海水氨氮质量基准进行研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物种敏感度排序(SSR)技术,结合美国海水氨氮水质基准数学模型,搜集利用我国15种海水水生生物的非离子氨毒性数据,根据非离子氨氮和总氨氮转换公式,得出水体在不同pH值、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的总氨氮水质基准在pH为7.0~9.0、温度为0~30℃的范围内,盐度为10时,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的范围分别为0.089~57.141 mg/L与0.007~4.365 mg/L;盐度为20时,CMCCCC的范围分别为0.092~61.152 mg/L与0.007~4.671 mg/L;盐度为30时,CMCCCC的范围分别为0.095~65.446 mg/L与0.007~4.999 mg/L;3个环境因子,对CCCCMC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H、温度、盐度。相对于美国,我国急性基准的取值区间收缩了5倍,慢性基准的取值区间收缩了10倍。研究结果认为,现行的非离子氨数值应修正为0.007 mg/L才能有效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同时建议使用总氨氮的基准来管理海水中氨氮变化。为修订我国氨氮海水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江口溶解有机物光漂白和光矿化表观量子产率
孙欣, 宋贵生, Xie Huixiang
2016, 38(4): 120-12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11
摘要:
溶解有机物(DOM)经太阳光照射导致其吸光度(光漂白)和溶解有机碳(光矿化)损失,从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光学特性及碳循环。本文通过测定冬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DOM光降解表观量子产率(AQY),初步探讨了DOM光反应活性在河口及陆架海的变化特征。DOM光降解AQY由口内至口外逐渐递减,且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光漂白速率是溶解有机碳(DOC)光矿化速率的10倍。Φble(CDOM光漂白表观量子产率)和Φmin(DOC光矿化平均量子产率)在最大浑浊带以东海域与盐度和SUVA254分别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正相关,表明DOM光反应活性在长江口外受物理混合影响为主,且陆源DOM光反应活性比海源高。此外,最大浑浊带下游DOM光降解AQY显著低于上游。DOM光降解速率随波长的变化呈现非高斯分布,且峰值出现在330 nm,积分结果表明UVA是DOM光降解的主要贡献者。本研究结果将为完善我国东海碳通量模型提供帮助。
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对海水酸化与营养盐胁迫的复合响应
蔡小霞, 于培松, 张海峰, 胡佶, 张海娜, 潘建明
2016, 38(4): 130-13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4.012
摘要:
本文选取了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作为实验对象,通过CO2加富实验模拟海水酸化环境,分析了氮充足和氮相对不足条件下海洋颗石藻对海水酸化的生理响应。结果发现在两种营养盐状态下,CO2加富均能一定程度促进大洋桥石藻种群增长与Chl a浓度的增加。对比两种营养盐状态,氮相对不足条件下的大洋桥石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最显著的提高,表明低营养盐浓度和低的氮磷比可能更有利于大洋桥石藻的生长繁殖。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酸化对大洋桥石藻的钙化作用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并且在氮相对不足条件下,大洋桥石藻的细胞个体变小及比表面积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寡营养的大洋上层水体,大气CO2浓度升高会对大洋桥石藻的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可能刺激大洋桥石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