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2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海流:观测与改进逆模式计算
袁耀初, 楼如云, 刘勇刚, 苏纪兰, 王康墡
2005, 27(3): 1-10.
摘要:
基于2002年春季航次在吕宋海峡海域锚碇测流站(20°49'57"N,120°48'12"E)200,500与800m处锚碇测流以及CTD观测,采用改进逆方法对调查海域进行海流计算.(1)主要观测的结果:1)在200m处,观测期间海流平均速度为(47.4cm/s,346°).在500m处,海流观测期间平均速度为(20.3cm/s,350°).这些都表明黑潮在吕宋海峡锚碇测流站200和500m处向西北方向入侵南海.2)在800m处,海流观测期间平均速度为(1.2cm/s,35°),它的方向为东北向.比较每层实测流结果,表明800m层海流状况与200和500m层流况不同.3)在观测期间,200,500和800m处,日平均流速在4月皆比3月时要强.4)在调查海区西部的中间区域存在一个高密、冷水中心(HDCW),其中心位置位于断面A的水文站3附近.5)在调查海区东南区域存在一个低密、暖水(LDWW)中心,其中心位置位于断面B的水文站8附近.(2)主要计算结果:1)通过断面B的偏北方向与偏南方向的流量分别为32.48×106m3/s(包括反气旋涡的流量)与3.34×106m3/s.因此通过断面B的净北向流量为29.14×106m3/s.2)通过断面A的东向与西向的流量分别为16.71×106m3/s与8.57×106m3/s(包括气旋涡的流量).因此,通过断面A的净东向流量为8.14×106m3/s.3)通过断面M北向的净流量为24.68×106m3/s.4)黑潮通过断面M后分为主流和一个支流,其主流,流量为16.54×106m3/s,流向断面C的东部分.主流通过断面C的东部分后,最后流向台湾以东海域.而其一个分支,净流量为8.14×106m3/s,在一个高密、冷水中心(HDCW)的区域以东作气旋式弯曲,然后向西北方向通过断面C的西部.因此,黑潮在断面C有两个流核.5)比较计算得到的在锚碇测流站M附近流方向与在200与500m处观测流方向为西北向,它们甚为一致.6)在断面B西侧位于550m以深水层南海水可能缓慢地从西北流向东南,通过断面B的南向流量大约为3.34×106m3/s.
一个高分辨率的长江口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端义宏, 朱建荣, 秦曾灏, 龚茂珣
2005, 27(3): 11-19.
摘要:
利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区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对岸线有较好拟合能力的自然正交水平坐标系统和能分辨较复杂海底地形的垂直σ坐标系统.模式考虑了长江口径流量对风暴潮的影响,部分地考虑了天文潮和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对风暴增水的影响.风暴潮预报的大气强迫场用模型气压场和模型风场.利用所建立的模式对长江口区台风风暴潮进行了8个个例模拟,模拟增水与实测增水的峰值相比较,平均绝对误差不足10cm.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式,就气象因子对风暴潮位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风中心气压降低(升高)20hPa可导致约100cm的风暴潮位升高(或降低).台风最大风速半径误差对台风增水的变化影响也较显著.试验还表明,长江径流量增加1倍(减半),可以造成风暴潮的平均增加25cm(减小13cm).天文潮位相变化对风暴增水的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当台风暴潮与天文潮在不同位相相互作用,可使风暴潮位最大增加达70cm或减小90cm.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上层海洋对表面强迫的响应和调整 Ⅱ.年代际变率
容新尧, 杨修群
2005, 27(3): 20-31.
摘要:
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 1945~1993年逐月平均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和环流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诊断了1976-77年代际跃变过程中海温场变化的机制.模式模拟出了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异常的主要模态以及1976-77年跃变前后的演变特征,模拟的北太平洋中部、加州沿岸和KOE区的海温异常的强度和演变趋势均和观测比较一致;同时,模式重现了分别始于20世纪70和80年代的中纬度海温异常信号沿等密度面向低纬地区的两次潜沉过程.在表层,流场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与风应力异常基本符合Ekman关系的一个异常海洋涡旋,而整个上层海洋平均的流场异常则表现为两个海洋涡旋的异常,其中副热带海洋涡旋的异常的强度要显著于副极地海洋涡旋的异常,而副极地海洋涡旋异常出现的时间比副热带海洋涡旋晚3a左右的时间.对1976-77年前后3个区域上层海温各贡献项的诊断结果表明,北太平洋中部变冷主要是水平平流和热通量异常贡献的结果;而加州沿岸变暖主要归因于热通量的贡献;在KOE区,垂直平流、热通量和水平平流三者都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水平平流异常对这一区域海温年代际跃变出现的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洋环境噪声垂直分布测试和分析
林建恒, 蒋国健, 高伟, 李德军
2005, 27(3): 32-38.
摘要:
采用船舷法对某海域海洋环境噪声垂直分布进行了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接收深度下,当地的海面风生破碎波浪噪声对环境噪声有显著贡献.给出了所测海域环境噪声在0.1~20.0kHz频段的宽带声级和接收深度以及多种频率谱级与风速的对数之间的关系.1.0~4.0kHz频段的谱级与风速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基本上不受接收深度的影响.
高分辨率遥感下的盖州滩潮沟发育分维特征和贝类生境区信息研究
陈秀法, 杨晓梅, 王敬贵, 张自川, 仉天宇
2005, 27(3): 39-45.
摘要:
通过盖州滩潮沟的“资源2”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与TM影像等多源信息融合,同时采用形态分维的结果,获取了盖州滩潮沟的图形及逆信息树特征,并以此建立了计算模式.量化计算了盖州滩南、北部潮沟发育特征,它反映了两者间的分异度;采样监督分类分出盖州滩高、中、低潮滩分布及其相应面积以及盖州滩的贝类生境区影像特征与滩涂分布的相关性.对盖州滩的工程实施问题进行了讨论.
海水中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杨桂朋, 赵润德, 陆小兰, 高先池
2005, 27(3): 46-51.
摘要:
系统研究了高压汞灯模拟日光照射下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在天然海水中的光化学反应情况,结果发现,在氨基酸盐配体的存在下,铁(Ⅲ)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还原态的铁(Ⅱ),同时生成的铁(Ⅱ)会被容器内的氧再氧化为铁(Ⅲ).铁(Ⅲ)的光还原反应速率会受到配体浓度、pH和光强以及温度的影响.在氨基酸与铁(Ⅲ)浓度配比大于2的情况下,在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还原反应初期铁(Ⅱ)浓度的增长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100min后浓度趋于稳定.光强升高和pH降低都能加快光还原速率,而改变温度则基本上对光还原反应速率无影响,这证明铁(Ⅲ)的光还原反应为一自由基引发的电子转移过程.
南海北部盛冰期以来古海洋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张海生, 周怀阳, 卢冰, 陈荣华, 张富元
2005, 27(3): 52-58.
摘要:
利用气候替代指标U37k-SST,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δ18O,δ13C,微体古生物种群变化、陆源和生源组分以及沉积物粒径等,对南海北部69孔沉积物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U37k-SST在冰后期为23.3~26.9℃,在末次盛冰期时为22.2~23.8℃.用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法对季节温差进行估算,在冰后期为4.5~7.0℃,在末次冰期为7.0~9.0℃,两种估温法均反映了古气候变化相应的海水表层温度.69柱沉积物地层记录在末次盛冰期浮游有孔虫温带优势种Neogloboguadrina pachyderma和营养种Neogloboguadrina dutertrei丰度一致增加;热带优势种Pulleniatina obliqueloculataGlobigerinoide sacculifer以及超微化石丰度则相应减少,而冰后期则相反.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组成和数量的改变也为古海洋温度升、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研究还表明南海北部冰后期以河流搬运为主,末次盛冰期时以风力搬运占优势,这反映了冬季风强化.
1998年南极中山站海洋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判别
黄自强, 暨卫东, 杨绪林, 黄荣坦, 汤荣坤, 于涛, 张功勋
2005, 27(3): 59-66.
摘要:
从1998年3月7日至1999年3月2日历时12个月,在南极中山站连续采集52个海洋气溶胶样品,提供全部样品的13种化学元素铜、铅、锌、镉、铁、铝、锰、铬、钒、钾、钠、钙、镁含量的实测值.研究表明中山站气溶胶化学成分的含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通过富集因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判别中山站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来源.
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现代沉积速率研究
孟伟, 雷坤, 郑丙辉, 王福, 王宏, 李建芬, 李勇
2005, 27(3): 67-72.
摘要:
利用渤海湾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的210Pbex137Cs活度测定结果,计算了潮间带现代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砂质区(道沟子至独流减河)1955~1963年的沉积速率为3.43~4.06cm/a,1963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65~1.59cm/a;泥质区(歧口附近)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81cm/a.上述结果说明潮间带砂质区在20世纪50~60年代发生快速沉积作用,60年代之后沉积作用变缓.这可能是由于华北地区在该时段具有丰沛的降水和入海水沙,为潮间带沉积物提供了丰富的物源.60年代以后沉积作用变缓可能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入海水量减少和由此导致的物源减少的结果.
南海中北部中新世陆坡凹陷沉积充填与古陆坡形态演变
黎明碧, 金翔龙, 李家彪, 初凤友, 方银霞, 唐勇
2005, 27(3): 73-79.
摘要:
对中德合作“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和“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资源的关键问题”的有关航次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解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南海中北部陆坡凹陷的构造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陆坡区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裂陷期、裂陷-坳陷过渡期和坳陷期三个阶段,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湖泊、浅海和深海的演化过程,不同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地形形态.南海中北部地形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第三纪、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中期和中中新世中期-现在,其中早中新世中期-中中新世中期的沉积充填使陆坡形态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次转变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陆架-陆坡-海盆的格局.
Biot反演在夏威夷钙质沉积物原位测量声速和衰减中的应用
陶春辉, BAFFIS, WILKENSRH, FUSS, RICHARDSONMD, 金翔龙
2005, 27(3): 80-84.
摘要:
对夏威夷檀香山岛的两个站(H3和H4)钙质沉积物进行了20~100kHz的原位纵波声速和声衰减测量.它们均有轻微的频散.随频率的增加H3站位声速从1691m/s增加到1708m/s,H4站位的声速从1579m/s增加到1585m/s.随频率的增加H3站位的有效衰减从15dB/m增加到75dB/m,H4站位的有效衰减从22dB/m增加到62dB/m.运用Biot-Stoll模型对所测得的纵波速度和声衰减数据进行了Biot模型未知参数反演,发现粒径较大的H3站的沉积物(孔隙率为45%)比粒径较小的H4站的沉积物(孔隙率为56%)具有曲率小和渗透率及孔隙半径都大的性质.
海洋工程设计风速与波高的联合分布
董胜, 郝小丽, 樊敦秋
2005, 27(3): 85-89.
摘要:
选取我国渤海某处21a的风暴过程后报资料,考虑风暴发生频次的影响,提出泊松二维逻辑分布,并且将其用于海洋石油工程设计中极值风速与波高的联合概率计算,给出了计算海域的风浪设计参数,并与传统的设计标准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新的统计模式适用于受风暴影响海区的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特别是边际油田的开发建设.
时间不连续压力序列的傅立叶分析方法
赵明, 赵海涛, 滕斌
2005, 27(3): 90-96.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对不连续压力采样序列的傅立叶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周期函数展开成傅立叶级数,但在数值积分时取函数周期内有采样值的区间作为积分域,然后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傅立叶级数的系数值.为了检验本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此方法对解析函数进行了拟合,当一个周期内的取样时间大于1/2周期时,利用此方法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波浪作用下截断圆柱表面的压力分布.在波浪作用下静水面附近的测点在露出水面时没有压力值.利用所提出的傅立叶分析方法对略低于静水面位置的实测压力进行了分析,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说明此方法在处理物理模型实验中间断采样得到的数据是有效的.利用数值方法对波浪压力进行了计算,并将一阶和二阶波压力的数值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支持海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可视化建模系统流程设计
夏登文, 王宏, 石绥祥, 于戈, 魏红宇, 王大玲
2005, 27(3): 97-103.
摘要:
根据海洋遥感信息提取可视化建模应用需求,以用户可视化模型建立及流程设计实现为目标,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设计海洋遥感信息提取可视化建模系统软件结构、用户需求用例(use case)结构、类(class)结构及流程图表示法,同时完成流程定义器、流程调度的设计和实现.结果表明,可视化用户建模系统可以使广大海洋用户在使用遥感数据时无须在数据预处理及转换工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也不要学习很多遥感信息处理专业知识即可适应和使用组件式海洋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通用软件,并且在该软件平台上进行他们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冠瘤海鞘同种群聚的化学诱因初步研究
黄英, 柯才焕, 冯丹青, 周时强, 张朝霞, 李复雪
2005, 27(3): 104-109.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冠瘤海鞘成体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及不同的幼体密度对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瘤海鞘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在5%和10%的浓度下均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但被囊萃取物的诱导效果明显强于幼体萃取物;幼体密度高于25只/cm3时,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幼体密度低于10只/cm3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不受密度影响.这些结果提示海区中冠瘤海鞘的同种群聚可能与其被囊或幼体内含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因子有关.
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
李圣法, 程家骅, 严利平
2005, 27(3): 110-118.
摘要:
依据1997~2000年东海中南部(25°30'~29°00'N,120°30'~127°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了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大致可分为近海群聚和外海群聚.在不同季节两个群聚的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近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为带鱼、发光鲷等.外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主要为黄鳍马面鲀、短尾大眼鲷、黄鲷等.鱼类群聚与环境因子水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山东日照和福建厦门沿海花鲈遗传差异的同工酶和RAPD分析
李明云, 赵明忠, 钟爱华, 薛良义
2005, 27(3): 119-123.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山东日照和福建厦门沿海花鲈的LDH,MDH,ME,α-GPDH,ADH,SDH,SOD,G-6PDH,EST,GDH等10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9个基因座位,其中ME-1,G-6-PGH-2,EST-1,EST-5等4个基因座位具有多态性,多态座位比例均为21.1%,两群体的平均杂合度期望值分别为0.1112及0.0939;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902和0.0098.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两种群花鲈,从31条随机引物共检测出日照群体263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占8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31.18%;检出厦门群体192个,多态位点4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24.08%;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8338,遗传距离为0.1662.两地花鲈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利用随机引物S11,S42,S45,S52和S203,在花鲈两群体间扩增出8条稳定、明显的群体间特异性标记带,为花鲈苗种鉴别、良种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遗传依据.
2000年秋季渤海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孙军, 刘东艳
2005, 27(3): 124-132.
摘要:
研究了2000年秋季覆盖渤海60个测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5属6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三角角藻、浮动弯角藻等,其中的偏心圆筛藻、浮动弯角藻、布氏双尾藻、梭状角藻和叉状角藻是秋季渤海浮游植物的关键种.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中北部、渤海湾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存在高值区.由于渤海环流的影响在渤海中北部存在浮游植物群落的交错区,此区物种丰富度高、多样性水平高和细胞丰度高.秋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高值区在渤海中部,但整个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是较低的.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
林鹏, 张瑜斌, 邓爱英, 庄铁诚
2005, 27(3): 133-141.
摘要:
研究了九龙江口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林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林两个红树林群落及其相应对照光滩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对微生物类群的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土壤细菌中,芽孢杆菌(Bacillus)是最占优势的属;放线菌以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最具优势;其次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从秋茄林到白骨壤林,由于潮位降低,小单胞菌比例增加,而链霉菌比例下降;丝状真菌以半知菌占绝对优势,木霉(Trichoderma)、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um)是最常见的属;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微生物的类群减少,但芽孢杆菌和小单胞菌的相对比例增加;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类群比对照光滩丰富,缘于林内土壤营养与微生物的栖息条件比光滩优越.对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土壤真菌的抗菌活性低,抗菌谱窄;放线菌的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宽,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多为小单胞菌,小单胞菌是一类值得重视的放线菌.
RSM方法用于产红色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武洪庆, 田黎, 张久明, 温占波
2005, 27(3): 142-146.
摘要:
用RSM方法对黄杆菌属产红色素菌株S-9801(Flavobacterium sp.)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用部分重复因子实验对培养基组分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及NaCl浓度对菌株产红色素的影响进行评价,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和NaCl浓度.两者均为正影响,其他组分对色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步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菌株在优化培养基中培养较初始培养基色素含量提高320%.
半胱胺盐酸盐和LHRH-A对黄鳍鲷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石和荣, 张为民, 刘晓春, 柯浩, 林浩然
2005, 27(3): 147-153.
摘要:
研究了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盐酸盐(CSH)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对黄鳍鲷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黄鳍鲷垂体GH含量在单独注射不同剂量CSH(25,50,100μg/gb.w)后2h均显著提高,注射后24h恢复正常.黄鳍鲷血清中GH水平在注射CSH(100μg/gb.w)后2h和CSH(25,50μg/gb.w)后6h均明显提高.单独注射LHRH-A(0.1μg/gb.w)后2h黄鳍鲷垂体GH含量和血清中GH水平均明显提高.注射CSH和LHRH-A后6h垂体GH含量明显高于单独注射CSH或LHRH-A,而血清GH水平在注射后12h明显高于单独注射CSH或LHRH-A.结果表明CSH和LHRH-A都能明显刺激黄鳍鲷垂体合成和释放GH,并且与CSH作用存在剂量依存关系,CSH和LHRH-A联合注射比单独注射作用更明显,作用的时间更持久.
南大洋深海嗜冷菌2-5-10-1及其低温脂肪酶的研究
林学政, 杨秀霞, 边际, 黄晓航
2005, 27(3): 154-158.
摘要:
从南大洋普里兹湾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深海嗜冷菌2-5-10-1,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此时分泌的胞外脂肪酶最多;添加Tween80,橄榄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20℃均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0℃可保持37%的相对酶活性;酶的最适作用的pH值为7.5,在pH6~9的范围内均存在较高酶活性;对热较敏感,在60℃保温15min可丧失50%以上的酶活性.该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Cu2+和Zn2+对酶活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利用AFLP技术研究条斑紫菜的遗传变异
杨锐, 刘必谦, 骆其君, 王亚军, 包佳美
2005, 27(3): 159-162.
摘要:
利用AFLP技术对11个条斑紫菜品系进行了研究.由16对引物共扩增出778条谱带,其中仅15条为共有谱带,多态位点的比例高达98.07%.日本鹿儿岛,我国的青岛、江苏、浙江等不同地点的野生或栽培条斑紫菜品系之间最近的遗传距离为0.180(两个日本样本之间),最远为0.397(日本样本与江苏样本之间),属于物种内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聚类结果显示日本的样本与青岛的野生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而聚合在一起;浙江野生条斑紫菜与江苏的样本遗传距离相近,聚合在一起.结果表明,我国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而且各品系间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间距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报道
COARE算法中3种海面空气动力粗糙度方案的比较
潘玉萍, 闵锦忠, 沙文钰
2005, 27(3): 163-169.
摘要:
众所周知,风浪的增长、风暴潮及大气环流等重要海洋天气过程都与海气表面的动量交换密切相关[1].因此,在过去的20a中,人们日益关注如何更好地描述海气表面动量交换.一般来说,精确确定海气表面动量交换主要取决于:(1)合理地描述稳定度的依赖关系,(2)精确地确定海面空气动力精糙度.
东太平洋柱状沉积物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记录
叶瑛, 王汝建, 屠霄霞, 杨帅杰, 柳志卿
2005, 27(3): 170-175.
摘要:
太平洋深海盆地的远洋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来源上远较大陆边缘简单.由于远离大陆,又有海沟与周边大陆分隔,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通常不包含由河流水系搬运而来的悬浮物,因此从深海沉积物中提取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可以避免诸多地质因素相互叠加和干扰[1].深海远洋沉积物中的主要组分是风成陆源碎屑(包括火山碎屑)和来自上层海水的生源组分(降落到洋底的生物壳体)以及由海解作用形成的自生矿物[2],其中陆源碎屑的相对含量、粒度及矿物成分可以反映大气环流的强度及物源区的气候环境[1],生源组分的组成、相对含量和丰度以及种属含量变化则与表层海水的生产力和溶解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