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第13卷  第5期

海洋水文
1990年热带海洋状况的诊断
王宗山, 邹娥梅, 徐伯昌
1991, 13(5): 592-599.
摘要:
文中根据“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第8航次的考察结果结合美国NOAA提供的SST图以及L.J.Mangum提供的锚碇测温链和K.Wkrtki提供的水位资料,对1989年10月以来的热带太平洋的物理海洋状况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是一个类似于1980的年弱的埃尔尼诺事件;西太平洋暖水向中、东太平洋的输送,类似于1976埃尔尼诺——主要是北赤道逆流的贡献;这次事件行将消衰。
长江冲淡水的转向机制问题
赵保仁
1991, 13(5): 600-610.
摘要:
本文简述了迄今关于长江冲淡水转向现象的几种主要观点及其不足之处。文中又以大量的观测事实指出,长江冲淡水转向现象不仅与长江径流量有关,而且与我国东南沿岸的海面坡度和海面风应力的涡度有关,海面坡度的存在从本质上反映了台湾暖流对长江冲淡水转向现象的影响。
深度和流速依时变化水域中海浪折射数值计算
李陆平, 徐洪达
1991, 13(5): 703-708.
摘要:
绘制海浪折射图对海岸建筑物的设计、海岸带的开发利用、近岸波的计算及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常规下,就单一频率波绘制折射图时,总是假定绝对频率不随空间或时间改变,因此,只适用于小范围的沿岸区域,即海浪在该区域传播的时间尺度不长。这时,认为深度场是不随时间改变的[1-4]。这些有关的理论和计算方法虽仍得到应用,但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它们的限制和困难,并提出了各种改进途径,其中包括在折射中考虑绕射的影响,考虑摩擦、反射、流的影响及出现高阶谐波的影响等[1]。考虑上述诸因素对改进海浪折射理论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指出,上述各种海浪折射的计算只适用于小范围的沿岸区域,均属定常模式。
海洋气象
埃尔尼诺事件的判据、分类和特征
王世平
1991, 13(5): 611-620.
摘要:
利用1950年至1989年美国气候分析中心(CAC)的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指数,对埃尔尼诺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给出了数字判据。制作了埃尔尼诺(El Nino)和反埃尔尼诺(La Nina)的鸟瞰图,发现埃尔尼诺的强度大、频次多、有明显的盛期;反埃尔尼诺的强度弱、频次少、没有明显的盛期(1988—1989年的反埃尔尼诺盛期比较明显)但持续时间长。从增温的起始海域看,在1950—1989年间11次埃尔尼诺过程中(包含1979—1980年的弱埃尔尼诺),有6次首先在赤道东太平洋(NINO1+2区)增温,然后向西扩展到中赤道太平洋。还有5次则首先从赤道中太平洋增温。从增温开始的时间看,有7次是在上半年开始增温,但只有1953年一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中东赤道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取NINO1+2+3+4的指标和)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有滞后半年左右的正相关。埃尔尼诺年台风发生的频次少,强度大,生成的位置偏南,多发区明显偏东,最大频次月比正常偏晚1—2个月,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偏少。
冬半年北半球太平洋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及其遥相关
蒋全荣, J.M.Wallace
1991, 13(5): 621-628.
摘要:
根据作者在讨论大西洋地区的同样方法,本文讨论了冬半年太平洋海温场的大尺度水平结构,大气对海洋的响应以及大气对海温的强迫作用等问题。结果表明,PNA型是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态结构。
时间平均基本气流中的定常Rossby波频散及能量西传特征
莫如平
1991, 13(5): 629-638.
摘要:
本文利用正压无辐散模式讨论时间平均基本气流中的行星波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当经向基本气流v≠0时,Rossby波在东风带(u<0)和西风带(u>0)里均存在振荡解。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定常Rossby波能量可以向西传播。本文给出了定常Rossby波能量西传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求得了波包能量传播路径的近似方程。所得结论可以解释埃尔尼诺与大气和海洋环流之间的某些遥相关现象,从而加深了对海、气环流异常物理机制的认识。
埃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某些统计特征
杨祖芳, 范永祥
1991, 13(5): 709-714.
摘要:
近年来,埃尔尼诺现象与西太平洋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8级)活动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过去的研究认为,埃尔尼诺现象对西太平洋强热带气旋的活动有显著影响[1,2],即埃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和南海强热带气旋发生频数较常年明显偏少。但也有人认为[3],在中等或强埃尔尼诺年期间,西太平洋(1955—1979)、南太平洋(1939—1969年)以及东太平洋(1966—1978年)热带气旋发展频数接近常年,而在非埃尔尼诺年却出现了非常大的正或负偏差。因此,难以看出埃尔尼诺现象对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影响。
海洋物理
海洋环境要素对海水硼酸弛豫声吸收的影响
裘辛方
1991, 13(5): 639-648.
摘要:
本文利用作者先前导出的硼酸弛豫最大波长吸收(aλ)r及弛豫频率fr的表达式和海洋学文献资料,分别计算了海水硼酸弛豫的(aλ)rfr对压力、温度、pH及盐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aλ)r不仅与pH值有关,还随压力或温度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地增大,并近似地与盐度的1.35次方成正比。fr则近似与压力、pH、盐度无关,仅可表示为温度的函数。本文还将不同海区硼酸弛豫的(aλ)rfr的理论计算值与海上实测值作了比较。
海洋化学
黄河下游及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39种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及地球化学研究 Ⅱ.元素的相关性,元素含量分布的特点和地球化学分组
李培泉, 张树莘, HuhChih-an
1991, 13(5): 649-656.
摘要:
根据黄河下游及黄河口表层沉积物的39种元素含量和分布,讨论了它们的相关、非相关和无相关特性;通过黄河下游、黄河口和渤海湾大量元素的对比,阐明了元素分布的若干特点。按照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和地球化学特性对39种元素进行了分组,这种分组能较好地说明和预测海洋沉积物中元素的分布规律。
C18SEP-PAK反向液相色谱在海洋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林杰, 洪华生
1991, 13(5): 657-661.
摘要:
本文简述了C18SEP-PAK微型色谱柱的反向液相色谱技术在测定海水中微量有机物、微量金属和金属有机络合物等方面的应用。C18SEP-PAK反向液相色谱技术和其他仪器的联用,为海水微量元素形态的测定开辟了新的简便,有效途径。
海洋地质、地貌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潮滩地貌及其沉积的初步分析
李元芳, 黄云麟, 李拴科
1991, 13(5): 662-671.
摘要:
本文研究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潮滩地貌及其沉积。由于作用于潮滩上的水动力强度和潮滩被海水淹没时间的差异,潮滩地貌及其沉积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自陆向海依次为高、中、低潮滩,它们具有各自的微地貌,相应地,潮滩沉积为泥滩带、泥沙混合带和粉砂带。沉积物的粒度组分、粒度参数和沉积构造也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着黄河入海口位置的移动,海洋动力和海域来沙条件的变化,在潮滩垂向上形成淤进层序和蚀退层序。
黄海南部黄海槽沉积的成因及其浅地层结构
赵松龄, 李国刚
1991, 13(5): 672-678.
摘要:
通过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记录的分析与研究,再与部分岩心的系统分析和14C测年资料相结合,发现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黄海槽沉积具有如下特征:黄海槽南坡,由岛架沉积所组成;槽口由风成沙丘群及其沉积所组成;中部槽底在海退初期为强沙漠化区,地层中出现若干具有平行斜层理的所谓“休止角”结构,反映为风成沙的沉积特征,后期槽底的北部也发育了薄层衍生沉积;北部槽坡上则发育了厚层衍生沉积。全新世海侵发生以后,也未改变这种基本沉积格局。
古生代、中生代海平面变化研究状况
姜建军
1991, 13(5): 715-720.
摘要:
众所周知,在第四纪发生了全球性的海平面变化,因为它与第四纪冰川密切相关。关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平面变化,人们在20-30年代曾予以研究,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兴起。近20年来在西欧和北美形成了对显生代以来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的高潮,这主要基于下述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物探技术和海洋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进行海洋地理调查的条件,从而发现海洋盆地内的体积能量及海底山脉体积的变化是显生代内非冰期的海平面变化的机械作用。
海洋生物、水产
青蛤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和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曾志南, 李复雪
1991, 13(5): 679-683.
摘要: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术研究青蛤的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形态及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卵黄粒形成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大,线粒体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卵黄膜出现,卵黄粒刚开始合成。在卵黄旺盛合成期,卵母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卵黄物质。细胞核伸出的伪足状突起伸入到细胞质内,核孔孔径变大,细胞核与细胞质交换极其强烈。此期细胞内容物丰富,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粒体、核糖体增多。在成熟期,卵母细胞胞体达到最大,细胞器不发达,细胞质充满卵黄粒。电镜下观察还表明,线粒体、高尔基液泡、粗糙型内质网、多泡小体和微吞饮泡等五种细胞组分参与卵黄粒的形成。此外,本文还就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所需卵黄蛋白的细胞内、外来源进行讨论。
厦门港硅藻的新种和新记录
李雅琴, 程兆第, 金德样
1991, 13(5): 684-685.
摘要:
本文对福建厦门港硅藻进行的研究中,订立3新种:缢缩龙骨藻Tropidoneis constricta和长脆杆藻延长变种Fragilaria longissima var,protenta,以及发现了在我国首次记录的3个种:霍氏脆杆藻Fragilaria heidenii、大洋脆杆藻F.oceanica和斑点海链藻Thalassiosra punctigera
大亚湾核电站进水口的甲壳类幼体
林盛, 黄宗国
1991, 13(5): 686-691.
摘要:
根据周年逐周水平拖网的资料,报道了大亚湾核电站进水口龙虾、蝉虾、磁蟹、蟹和虾蛄的阿利玛幼虫和艾利图幼虫等6类甲壳类幼体周年逐周数量变化和昼夜变化。结果表明,5月底—10月幼虫的丰度最大;6类幼虫都存在夜间多、白天少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厦门港歪水蚤数量的季节变化与滞育卵的研究
陈峰, 李少菁
1991, 13(5): 721-727.
摘要:
在近岸河口区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的物质转换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同属多种并存的桡足类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占据着异质的时空,并导致了摄食生态灶的差异[1]。新近研究还表明,在北温带沿(近)岸水域,浮游桡足类可以生产滞育卵,以适应其生活周期中不利的环境条件。Marcus[2]还证实滞育卵的生产主要受温度和日光照期的变化所诱导,而其休眠维持与终了则受温度的影响。不过,较低纬度区的浮游桡足类是否也能生产滞育卵,报道尚不多[3]
海洋工程
沿岸输沙率计算Ⅱ
王尚毅, 周本凡
1991, 13(5): 692-702.
摘要:
本文通过解析力学途径和海岸底质条件建立起一种理论模式,并用来计算稳定冲积海岸的沿岸输沙率。该项研究成果较宜用于己知常浪向及强浪向基本一致而短缺波浪详尽资料的稳定海岸段。
任意截面大尺度垂直柱体的波浪力和水动作用力
缪国平, 刘应中
1991, 13(5): 728-735.
摘要:
许多海洋工程结构物和水工结构物,如海上贮油罐、各种支墩等,具有等截面柱状体外形,或在足够精确的工程近似意义上可视为这类柱体。它们的下端固置于水底,上端穿透水面,它们的波浪载荷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许多场合,它们与周围流体的耦联振动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大尺度结构物而言,我们可在势流理论的范围内求解这一问题。通用的三维源汇分布法无疑是适用的,但对这类特殊的结构形式显得极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