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第13卷  第6期

海洋水文
中国沿岸的半日辐射潮
吴乃华
1991, 13(6): 741-752.
摘要:
本文考虑到中国沿岸存在较强非线性潮的事实,对Zetler提出的计算辐射分潮S2的方法作了重要改进,消除了主要半日潮中的非线性分潮的影响,并采用这一方法,利用长期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计算了中国沿岸42个站的辐射分潮S2作为比较,同时给出了Zetler方法的计算结果.此外还用响应法计算了其中10个站的辐射分潮S2.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国沿岸辐射分潮S2与引力分潮S2的平均振幅比为0.17,平均迟角差为119°.
沿137°E断面(1967-1987年)海洋热状况的变化及其与埃尔尼诺事件的关系
邹娥梅, 王宗山, 徐伯昌
1991, 13(6): 753-766.
摘要: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于1967-1987年间沿137°E经向断面上的水文观测资料,并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对特定区域次表层的温度剖面场进行了分解,同时计算了对应区域的地转流通量,指出热带西太平洋热含量变化最显著的区域是逆流槽附近的次表层(50-300m),该层的热含量可以作为研究ENSO现象的重要特征量.同时还指出,次表层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海流的变化有内在的联系,并与埃尔尼诺事件和黑潮变异密切相关.
热带太平洋表面水温的波动与埃尔尼诺的关系
尹逊福, 李繁华, 王宗山
1991, 13(6): 767-778.
摘要:
将热带太平洋表面水温的时空变化视为各种波动的合成,用频率一波数谱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三个方面结果.1.各种波动的时空谱特征是:主峰集中于低频段和低波数上,随频数和波数的增加谱值迅速衰减;同一频率一波数下,西退波大于东进波的情况居多.2.各种波动的比重和位置是:准静止波甚微,瞬变波占绝大多数;驻波占瞬变波的13%,移动波占87%,东进波占瞬变波的42%,西退波占44%;静止波的波脊在93°W,驻波的波腹居93°W.3.主要波动与埃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并能解释一些现象(1)波动周期与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周期是相近的;(2)波动波幅与同一频率下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幅度是相近的;(3)波动的波向、传播的距离和历时与埃尔尼诺的运动是相近的;(4)准静止波波脊和驻波波腹出现在90°W附近,从而加强了该处的波动,这与埃尔尼诺事件在南美洲沿岸的温度变幅为最大是一致的.
黄海冷水团对海洋变动的响应
李坤平
1991, 13(6): 779-785.
摘要:
本文利用历史资料,分析了黄海夏季底层冷水团水温的冷暖变化与海洋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黑潮大弯曲的第二年为黄海冷水团的暖年、埃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当年为黄海冷水团的冷年,最后讨论了冷暖年黄海冷水团环流特征.
海洋气象
热带地区的季节转换特征
谢安, 孙力强
1991, 13(6): 786-796.
摘要:
本文分析了热带地区季节转换的过程.将气象变量分解成以赤道对称和反对称两部分.对称分量主要表现为30-50天低频振荡现象,不能反映出季节的转换;反对称分量在3-5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用其确定出季节转换的开始日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东、西半球季节转换的特征很不相同.在东半球,季节转换主要表现为夏季风环流的建立过程,可分为水汽缓慢增加、水汽迅速增加和夏季风环流建立三个阶段.在西半球,则表现为一个连续和缓慢的过程,阶段性不明显.由冬到夏的转换过程中,北半球30-50天振荡也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在季风区,半年谐波和低频波是季风环流建立的重要影响因子.
南极海冰北界对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年频数变化影响的研究
李曾中, 袁佳双
1991, 13(6): 860-863.
摘要: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由不同质态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极冰雪盖是地球水圈一个特殊形态组成部分.它由南极大陆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及其周围的海冰所构成.一般认为,南极大陆冰雪反照率变化不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而海冰的反照率则变化较大,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亦较显著[1].南极四周海冰北界随着经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年份亦有重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南极海冰北界的变异规律无疑对了解南极冰雪对全球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地质、地貌
广东东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特征
李平日, 黄光庆, 林晓东
1991, 13(6): 797-803.
摘要:
通过钻探、野外考察和资料研究,本文认为广东东江三角洲的第四纪沉积物可分为晚更新世中-晚期和全新世两个沉积旋回.所研究的沉积物的最早年代为40ka B P,最大沉积厚度39.5m,该地发生过晚更新世中期海侵和全新世海侵;前者越过中堂地区,后者可影响到赤岭峡口.该地区可以划分为Q32-i冲积阶段,Q32-2古三角洲堆积阶段,Q33风化及冲积阶段,Q41-Q42新三角洲堆积阶段,Q43现代三角洲堆积及扩展阶段等五个沉积阶段.
莱州湾及渤海中央盆地南部海域沉积速率的研究
杨松林, 刘国贤, 杜瑞芝, 张兵
1991, 13(6): 804-812.
摘要:
本文研究过程中,利用长箱式采样器成功地采集到未挠动的柱状样.用210Pb测年法测定了本海区现代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根据各站位210Pb本底值差异对沉积物来源进行了探讨.为研究本海区现代沉积作用,特别是了解黄河输沙对本区现代沉积作用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潮滩泥沙输移及沉积动力环境--以杭州湾北岸、长江口南岸部分潮滩为例
陈卫跃
1991, 13(6): 813-821.
摘要:
本文分析了潮滩波浪特征,弱浪与暴风浪时期潮滩流场变化,泥沙输移及地貌响应,发现Postma(1954)和Straaten等(1958)提出的沉降迟后和冲刷迟后效应虽然对弱浪时期潮滩泥沙淤积有一定作用,但在暴风浪时期流这种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波浪及其引起的余环流取代潮流成为潮滩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主要动力.在潮滩发育过程中,潮锋及潮滩波浪的快速衰减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海洋生物、水产
光暗周期下一种海洋硅藻荧光特性和生化组成的研究——Ⅰ.营养盐的影响
杨小龙, 朱明远, J.J.库仑
1991, 13(6): 822-830.
摘要:
本文采用连续培养方法,在光暗周期下研究了一种海洋硅藻--伪矮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3H)的荧光特性和生化组成与营养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缺乏程度的加剧,藻类荧光增强比、细胞叶绿素a、蛋白质含量均降低,而荧光产额、DCMU增强荧光产额、细胞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叶绿素a、蛋白质 叶绿素a、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值均升高.但是,取样时间和生长光强不同时,各参数随营养状态变化而改变的幅度也各不相同.
长江口及冲淡水区叶绿素a、细菌、ATP、POC及微生物呼吸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
宁修仁, C.库蒂
1991, 13(6): 831-837.
摘要:
1986年7月作者在长江口及其冲淡水区对水体细菌丰度、叶绿素a、ATP、POC的浓度和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高细菌丰度值出现在口门附近,与悬浮物浓度有关,在该区域,细菌是ATP的主要贡献者和溶解氧的主要消耗者,ATP与POC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在稀释区(盐度25-30),由于硅藻的旺发使浮游植物取代了细菌而成为ATP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成为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和ATP之间以及ATP和POC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文章还估测了微生物碳对POC的贡献.
青石斑鱼视网膜运动反应产生机制
章厚泉, 何大仁
1991, 13(6): 838-842.
摘要:
青石斑鱼(Epine phelus awoara)视网膜色素上皮(REP)和视锥细胞中有微丝和微管分布.应用微丝、微管抑制因子--细胞松驰素B和秋水仙素研究肌动蛋白微丝和微管在REP色素颗粒及视锥运动中的作用,发现青石斑鱼REP色素颗粒的聚集和扩散都需要微管参加,暗适应聚集状态的维持则否;色素颗粒的扩散运动和明适应扩散状态的维持,依赖肌动蛋白的机制,而色素颗粒的聚集运动和暗适应时聚集状态的维持则不需这一机制.视锥肌样体的伸长与微管有关.暗诱导的视锥肌样体伸长可被秋水仙素阻断;视锥肌样体收缩依赖于肌动球蛋白机制.
K+和Li+浸泡刺激海胆的排卵反应
于富才, 马丽
1991, 13(6): 843-848.
摘要: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nimus)在0.5mol dm3KCl或0.5moldm3 LiCl刺激下,能排放出卵子或精子,对海胆没有损伤作用,继续养起来还可再用,卵子在KCl或LiCl溶液中不能同精子受精.为了使两种性细胞进行正常的受精作用,可将卵子从KCl或LiCl溶液中很快移至海水中,或一发现海胆在KCl或LiCl溶液作用下排放性产物时,便立刻转移到海水中,使其产卵或排精于海水里,这样的卵子和精子可进行正常的结合.LiCl溶液诱导排放的卵子的受精率高于KCl溶液,可达98%.
海洋工程
不规则波和流作用于圆柱上的正向力及横向力
李玉成, 叶正凡
1991, 13(6): 849-859.
摘要:
本文研究了垂直圆柱体在稳定流与不规则波共同作用下的受力问题,给出了适用于这一流场下KC数的定义.本文利用Morison方程分析桩柱在不规则波和流共存场中受力的计算,给出了速度力系数Cd、惯性力系数Cm及横向力系数(CL)max及(CL)1/3随KC数的变化情况.本文还探讨了波流联合作用下横向力与合力特征值和正向力特征值的关系.
设计波浪选取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王超, 刘德辅
1991, 13(6): 874-881.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在海洋及海岸工程可靠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交通部主持进行的“统一设计标准”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作为可靠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荷的不确定性分析,已愈渐引起科技界及工程界的重视.由于波浪为海洋工程的主要外荷之一,因此,其不确定性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在对桩柱结构产生水动力荷载的九种影响因素中(即波高、波周期、海流、桩柱直径、海洋生物生长率、桩柱糙率以及波力计算中的两个参数Cd、Cm等),设计波高的不确定性约占上述九种因素所造成的总不确定性的55%-67%.因此,可以看出,对设计波浪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在海洋工程可靠度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
海洋化学
铁锰结核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鲍根德, 杨和福, 张桂芬
1991, 13(6): 864-873.
摘要:
由于大洋铁锰结核含有30多种有用的金属元素,是潜在的矿产资源,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关于铁锰结核的矿物组成,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的报道.尤其是Piper(1984),Usui(1979)、Burns(1977)等,他们根据各自的分析结果,指出了大洋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主要由1×109m水锰矿δ-MnO2、7×10-10m钠水锰矿及针铁矿组成.并从地球化学、沉积地球化学角度指出了上述矿物的可能成因.然而,由于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结晶程度很差和无定形性,用一般手工方法和仪器对单矿物很难分离和辨认.因此,用单一方法来确定某种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就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试用红外光谱分析结合X衍射、电子探针及化学分析结果,探讨红外光谱分析法应用于分析太平洋铁锰结核的矿物组成及结核中Mn含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