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8卷  第3期

海洋水文
线性倾斜海底上的二维风海流
赵跃辰, 路季平
1986, 8(3): 265-271.
摘要:
本文研究任意倾角的线性倾斜海底上的定常风海流问题。此问题归结为求解无界角域内的亥姆霍兹方程边值问题。通过保角变换构造出了该问题的格林函数,从而得出解式。最后对典型海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给出断面上的流场图。
潮流绕半岛诱导上升流的解析模式
郭炳火, 夏综万
1986, 8(3): 272-282.
摘要:
潮流绕半岛运动诱导上升流的现象已在多处发现,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有了一定的研究。本文根椐动力学原理及解决边界层问题的摄动法,导出了这种物理机制的一种解析模式,并用热动力学方程的解描述了这种上升流在夏季造成局部冷水的现象。模式用山东半岛附近的实测资料加以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8114台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耦合作用的初步探讨
张延廷, 王以娇
1986, 8(3): 283-290.
摘要:
黄海的台风暴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除风暴扰动的长波效应外,还存在天文潮与风暴潮的耦合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由此说明,潮周期波动主要是由天文潮与风暴潮的耦合作用所致,其波动的强弱取决于风暴潮流与天文潮流的相对运动方向、潮差及增水的大小。涨潮时增水最大;退潮时增水最小;而高潮时不出现增水极值。
海洋气象
7507号台风中水汽收支的研究
丁一汇, 刘月贞
1986, 8(3): 291-301.
摘要:
本文研究了1975年7号台风的水汽收支。结果发现,对降水贡献最大的项是由辐散风造成的质量场辐合,尤其是在低层,约占总降水的70%。平流项的作用很小。垂直输送项把低层的水汽向中上层输送,增加该处的水汽累积。蒸发项对降水也起重要作用,约占总降水的13%。蒸发项为水汽水平辐合的23%。台风的主要水汽来源于台风的南边界,其次是西和东边界,这三个边界的流入层都很深厚,达到300hPa,但最强的流入在700hPa以下。在台风北边界整层为流出。对整个台风而言,由于输入的水汽量远大于流出的,从而使台风得到大量的水汽供应。 用三种方法计算的台风降水区分布都与台风的云雨区很一致,但量值有明显的差别。
热带东风扰动中的风场
左中道, 贾艳丽, 付刚, 宋西龙
1986, 8(3): 302-306.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热带东风扰动区中风场分布的特征并给以物理解释,进而研究扰动中急流的变化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海面温度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陈明萱
1986, 8(3): 307-313.
摘要:
本文在两次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海流区海温与副高特征量相关的特点及高相关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大部分高相关区的演变可分成移动型和准静止型两种。相关区移动或摆动的起点多集中在黑潮区、洪堡德海流区和热带东太平洋海区。同时对几个相关现象的可能物理原因做了初步分析,表明海温影响副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下垫面的直接加热的影响;有下垫面加热影响其它环流系统,再通过此系统与副高的相互制约进而影响副高;还有通过经向垂直环流影响等等。
海洋化学
重金属从港湾沉积物释放到海水中的实验室研究
李锦霞, K.W.约翰逊, 黄志成
1986, 8(3): 314-318.
摘要:
在100级洁净实验室中研究了厦门港沉积物中Pb、Cd、Cu、Zr、Ni和Co的释放与去除行为。沉积物加入海水后,Pb、Zn、Cu在8小时内释放达最大值,Co在12小时内达最大值;随后海水中Pb和Co的浓度逐渐下降接近背景值,Zn浓度略低于背景值,Cu的浓度变化不大;海水中Cd、Ni的浓度未见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弱结合态的重金属可能从沉积物中通过解吸或交换释放到海水中,同时它们又在海水中形成络合物或沉淀物,吸附在胶体或颗粒上被载带下来。这两个过程同时存在,随时间和条件变化而异。
海水提铀水合氧化钛吸附剂助X光衍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色散能谱研究
陈慧贞
1986, 8(3): 319-323.
摘要:
对不同温度下制备相同含水量的水合氧化钛(HTO)吸附剂进行吸铀活性评价、X光衍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色散能谱联合研究。得出HTO的锐钛矿微晶含量随制备温度呈规律性递变;微晶含量、颗粒强度、表面形貌、吸铀活性密切相关;微晶与无定形结构成适当比例时吸铀活性最佳;HTO表面与体相,表面基体与微区,微区之间化学成分差别甚大;海水中诸多元素的竞争吸附,尤其是钙不溶性盐的覆盖是影响吸铀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深海锰结核中铀、钍分离与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罗尚德, 施文远, 陈真, 黄奕普
1986, 8(3): 324-330.
摘要:
本文研究了铀和钍在HNO3-NH4NO3体系中的阴离子交换分离,提出了仅用一根离子交换柱就能从深海锰结核这种复杂体系中有效地分离出微量的放射化学纯的铀和钍的新方法。结果表明HNO3-NH4NO3体系阴离子交换分离铀和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且体系的酸度下降或硝酸铵浓度提高均有利于铀或钍在树脂相的吸附。该分离方法可定量回收锰结核样品中的铀和钍,且流程简短、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成批的海洋环境样品的分析。
海洋沉积物中藿酸类化合物初步研究
姜善春, 傅家谟, 栾作峰
1986, 8(3): 387-389.
摘要:
本文初步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的藿酸类化合物,使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分析、色谱-质谱-数据系统等分析技术,从东海海域赤尾屿以北,水深为242米的海底表层软泥中鉴定出17β(H),21β(H)-升藿酸和17β(H),21β(H)-双升藿酸等两种有机物.普遍认为海洋沉积物中藿酸类化合物是由细菌或藻类中的多羟基藿烷转变而形成的,是早期成岩作用产物.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的镉、铅、铜
高生泉
1986, 8(3): 390-392.
摘要:
海洋沉积物和悬浮物样品基体组成十分复杂,而待测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也相差甚远,这给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虽然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等优点,但存在着严重基体干扰[1-2].因此很多作者不得不采用费时的分离手段或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本文应用自制简易石墨平台和基体改进技术以及峰面积测量相结合,直接测定了海洋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的镉、铅、铜.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普遍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分析镉、铅时所遇到的基体干扰,使标准加入法曲线与标准工作曲线的斜率比接近1.0.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海洋地质、地貌
广东东部沿海全新世地层
李平日, 黄镇国, 张仲英, 宗永强
1986, 8(3): 331-339.
摘要:
根据对全区1700个钻孔资料的分析及选择其中4个代表性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综合全区47个钻孔的放射性碳年代分期、孢粉分析反映的气候更替、沉积环境的变化等,提出将广东东部(珠江口以东)沿海的全新世地层划分为下、中、上统,其中的中全新统和上全新统再各分为上、下段,即共5个地层段。下全新统以距今1.2万年为起始年龄,以河相砂砾层和风化的花斑粘土、“老红砂”作为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的分界。并划分出韩江三角洲区、滨海平原区、珠江三角洲区等3个地层区。
北部湾沉积物中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陈丽蓉, 张秀荣
1986, 8(3): 340-346.
摘要:
本文研究范围为17°—21°30'N,105°40'—110°E。根据沉积物中主要重矿物的种类与含量变化,把该区分成6个矿物区:(1)湾北部矿物区为电气石与红柱石等矿物区,是由湾北入海的河流输沙及沿岸冲刷物质共同提供的;(2)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西部沿岸矿物区以独居石、锆石和钛铁矿组合为特征,这里稳定重矿物高度富集,反映了该区沉积物经受了较强水动力作用;(3)湾西部矿物区为矽线石、绿帘石和角闪石区,该区是红河携带入海物质的主要沉积区;(4)湾中部矿物区,位于水深40—60米的粗粒级沉积物分布区,具有和湾西部矿物区十分相似的矿物组合,此为古红河三角洲的残留沉积区;(5)混合矿物区,由湾口自南向北介于其他矿物区之间的沉积带;(6)海南岛西南沿岸矿物区,根据其含不稳定矿物多,磨圆度差等特点,认为这里主要是由沿岸基岩的剥蚀物和水下出露基岩的冲刷物质就地沉积而成。
海洋生物、水产
鱼体声散射测量
孙瀛
1986, 8(3): 347-354.
摘要:
本文描述了用最近研制的聚焦换能器阵测量鱼体各部分声散射的测量结果。其结果是鱼的后向散射与鱼的解剖特征紧密相关。本文还讨论了鱼的解剖特征与鱼回波幅值(消去了换能器指向性影响之后鱼的回波)概率密度函数中与鱼的种类有关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粗刺刺萤——东海浮游介形类一新种
陈瑞祥, 林景宏
1986, 8(3): 355-359.
摘要:
作者在分析东海断面调查(1977年12月—1978年11月,28°—34°N,127°E以西)的浮游介形类样品时,发现一个具有刺萤属Spinoecia的一切特征,而又有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的雌性标本,现经比较和鉴别,我们确认它是刺萤属的一个新种,并根据其前器官的头节具许多粗壮的长刺的这一独有特征,命名为粗刺刺萤Spinoecia crassispina n.sp。
海洋油污染微生物降解的研究 Ⅳ.海洋微生物对原油和柴油的降解作用
倪纯治, 周宗澄, 蔡子平, 曾活水, 李志棠, 谢锦祥
1986, 8(3): 360-365.
摘要:
我们在研究了厦门港石油烃降菌生态以及初步研究它们对烃降解作用的基础上[4-7],进一步在本港区选择两个不同环境的站位,每月采集水样,研究一年中该港区天然微生物对原油和柴油的净化能力。
海洋工程
随机组合概率分析方法及设计水位的推算
王超
1986, 8(3): 366-375.
摘要:
按照实测水位最大值等于天文潮与风暴增水随机组合后进行线性叠加而取得的最大值的假定,本文首先用概率分析方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台风风场模型进行了推算,并逐个赋予确定的出现机会,称模拟台风。根椐风暴潮动力数值模型,推算出若干个典型模拟台风的增水过程,此过程具有与产生它的源台风相同的出现机会。同时对台风季节内长周期(19年)的天文潮潮位交化过程进行频率分析,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文潮位变化过程及其相应的频率。然后将上述各个风暴增水过程与天文潮位变化过程两两随机组合,每一种组合中又包括若干有限个均匀分布的不同的时间相位差,并在此基础上搜索其合成水位的板值。由于此极值具有确定的频率,因此可能建立概率分布曲线,并据此选择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水位值。
海洋物理
过滤简正波的若干理论问题
尚尔昌, 高天斌
1986, 8(3): 376-386.
摘要:
本文对过滤简正波研究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浅海均匀层为例,具体分析了下列问题:(1)仅在水层实施正交运算的“海底余项”;(2)有限离散采样正交运算所产生的“旁办”;(3)离散限幅重台过滤问题;(4)阵倾斜的影响及补偿问题。文中所得结果对于过滤简正波在技术上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